浏览次数:
38
发布时间:
2018
-
04
-
26
随着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提出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规模越来越大,海外业务遍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工程企业并不鲜见,同时中国企业的市场参与水平也越来越高,通过海外投资与并购活动逐渐进入高端业务市场。在发展和完善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同时,中国企业也在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新规则:合规(Compliance)。企业一旦违规将面临声誉损害、高额赔偿、制裁甚至对管理人员的刑事处罚等严重后果,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合规”正日益引起中国企业的高度重视。合规发展的国际背景合规字面上的本义为“符合一定的准则或规则”。对企业而言,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,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、企业制度和商业道德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,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正在加大对跨国企业合规经营的监管力度,强化合规经营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,对企业合规要求的内涵也更加宽泛,不再仅仅关注通过经济盈利对企业股东负责,也要对企业的客户、雇员、商业合作方,供应链伙伴、周边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承担责任。对此,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合规提出了规范要求。1977年美国颁布的《反海外腐败法》(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,简称FCPA),禁止美国公司向外国政府公职人员行贿,并且明确了企业的合规管理责任,同时美国致力于将FCPA的范围扩大以加强国际影响,比如1998年修正案将FCPA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,将外国企业或自然人在美国境内实施的违反FCPA的行为也列入FCPA管辖范围。1991年美国联邦量刑委员会颁布的《针对组织机构的联邦量刑指南》(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for Organizations,简称FSGO)明确把公司是否建立了“有效的合规机制”作为法院对公司处罚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。英国于2011年生效的《反贿赂法》(Bribery Act),对公司合规的要求更加严格,要...